脊柱结核性脓肿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由肺结核扩散、免疫力低下、脊柱外伤、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导致。
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从肺部播散至脊柱,破坏椎体及周围组织形成脓肿,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结核菌,需调整免疫状态联合抗结核治疗,药物选择乙胺丁醇、链霉素、左氧氟沙星。
局部创伤使脊柱成为结核菌易感部位,可能伴随椎体塌陷或神经压迫症状,需手术清创引流并配合抗结核药物,如莫西沙星、对氨基水杨酸、环丝氨酸。
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可能表现为持续低热和脊柱活动受限,需控制血糖同时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如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
建议加强营养支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出现脊柱畸形或下肢麻木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