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可通过调节脑肠肽分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脑肠肽失衡可能与饮食结构异常、代谢紊乱、遗传因素、胃肠道疾病等因素有关。
通过高蛋白饮食、规律进食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减少饥饿素水平。建议每日摄入鸡蛋、鱼类等优质蛋白,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诱发脑肠肽紊乱。
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可模拟脑肠肽作用,奥利司他能抑制脂肪吸收。使用药物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副作用。
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可提升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结合阻抗训练效果更佳。睡眠不足会升高胃饥饿素,建议保持7小时规律睡眠。
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能改变胃肠道激素分泌。手术适用于BMI超过32.5且合并代谢疾病者,需评估手术风险。
肥胖症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血脂,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脑肠肽反跳性升高。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代替煎炸,逐步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