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好发部位主要有回肠末端、结肠、肛周、胃十二指肠等。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但特定区域更易受累。
回肠末端是克罗恩病最常见发病部位,可能与局部淋巴组织丰富、细菌定植密度高有关,典型表现为右下腹痛、腹泻及肠梗阻。
结肠受累约占克罗恩病患者的50%,病变多呈节段性分布,常出现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易与溃疡性结肠炎混淆。
约30%患者会出现肛周病变,包括肛瘘、肛周脓肿等,可能与透壁性炎症穿透肠壁有关,需注意与结核性肛瘘鉴别。
上消化道受累相对少见,但青少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可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内镜下可见不规则溃疡和铺路石样改变。
患者应保持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刺激病变肠段,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并及时就医评估病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