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可能引发发烧,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发热程度通常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急性肠炎发热的主要原因,如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激活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
肠道黏膜受损后释放炎症介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可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丢失可能引发脱水热。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39℃可能提示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排查。血便、意识模糊等伴随症状需紧急处理。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48小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