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梗时心率和血压有何变化
病情描述:
心梗时心率和血压有何变化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高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肌梗死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先升高后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骤降。

    1. 心率增快

    急性心肌缺血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常超过100次/分,可能伴随心悸、出汗等症状。

    2. 血压升高

    早期因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收缩压可短暂升高至140mmHg以上,但舒张压变化不明显,此时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风险。

    3. 血压下降

    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输出量锐减时,血压进行性下降至90/60mmHg以下,可能提示心源性休克,需紧急血运重建治疗。

    4. 心率减慢

    下壁心肌梗死易引发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严重者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出现胸痛伴血压心率异常时需立即静卧并呼叫急救,避免自行用药,确诊需结合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心脏病现在十分常见,而肺源性心脏病则是需要及时重视起来的一种,而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因为患病之后,不仅仅是需要观察心胸比例,同时也需要检查一下心脏大小,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内,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比例大约在0.5左右,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
什么是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某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心肌长期缺血,造成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从而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受损。该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当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介入治疗能治愈吗
缺血性心肌病通过支架植入,进行血运重建,使长期缺血而没有坏死的心肌,恢复血液供应,改善了心脏现有功能,从而缓解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利于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并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且介入治疗后,应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特别是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随意停用,可能导致支架堵塞,引发生命危险。
室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的方面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后遗症最常见的残余分流。本身缺损的部位通过修补后,又重新撕裂造成修补部位的缺损、露出。残余的分流,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的破坏,使患者术后会出现血红蛋白尿、营养不良、贫血等后遗症。
室间隔缺损鉴别诊断
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通过仪器、听诊器检查。一般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比较准确,而听诊器可以区分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之间的不同,对于以后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