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是指椎体因外力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高度降低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胸腰椎段,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骨质疏松是压缩性骨折最常见原因,骨密度降低导致椎体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需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
高处坠落、车祸等垂直暴力可直接导致椎体压缩,多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脊柱畸形,需通过X线或CT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需卧床制动,严重者需行椎体成形术或内固定手术。
乳腺癌、肺癌等转移至脊柱可破坏椎体结构,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夜间痛,MRI检查可鉴别,需针对原发肿瘤治疗,同时采用放疗、镇痛药物如吗啡缓释片、曲马多、加巴喷丁。
骨髓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导致椎体骨质破坏,需结合血液检查和核素骨扫描诊断,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
确诊压缩性骨折后应避免弯腰负重,睡硬板床并佩戴支具保护,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