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合并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及输血支持等方式干预。贫血可能由急性失血、铁缺乏、慢性病贫血或骨髓抑制等因素引起。
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等铁剂,同时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失血原因,伴随乏力、心悸症状时应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肝脏、瘦肉及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摄入,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骨折愈合期需同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
慢性病贫血需控制骨折后感染或炎症,骨髓抑制性贫血需排查药物或放射因素,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伴随发热或瘀斑需完善骨髓检查。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症状时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需严格评估循环负荷,输血后监测铁蛋白预防继发性血色病。
骨折康复期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贫血纠正后仍需维持3个月铁剂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加重骨骼负荷,出现头晕或伤口愈合延迟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