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钙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增加日照和医疗干预等方式治疗。缺钙通常由饮食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吸收障碍或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建议家长每日提供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豆腐和绿叶蔬菜,同时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钙吸收的碳酸饮料或高盐食品。
家长需遵医嘱选择碳酸钙、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等钙剂,补充剂量需根据年龄和缺钙程度调整,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影响吸收。
每日保证15-30分钟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较弱时段,注意避免暴晒。
严重缺钙可能继发佝偻病或低钙抽搐,通常表现为方颅、肋骨串珠、手足搐搦等症状,需静脉补钙并治疗原发病如肾病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定期监测血钙和骨密度,保证每日适量运动如跳绳或跑步,避免久坐不动影响骨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