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及治疗方式,1型多为自身免疫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与遗传和自身免疫有关;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分泌不足,与肥胖、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型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2型多见于中老年,起病隐匿,但近年来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
1型患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且进展快,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部分通过体检发现,常见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
1型需终身胰岛素治疗,常用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2型可通过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口服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晚期也可能需要胰岛素补充。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1型患者需严格遵循胰岛素注射方案,2型患者应控制体重并限制精制碳水摄入,两类患者均需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