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高血压主要病变涉及血管、心脏、肾脏、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常见病理改变包括细小动脉玻璃样变、左心室肥厚、肾小球硬化、视网膜动脉狭窄等。
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全身细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药物控制血压。
心脏后负荷增加引发左心室向心性肥厚,早期表现为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晚期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与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相关,建议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利尿剂氢氯噻嗪。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单位缺血性萎缩,临床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等症状,病理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需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保护肾功能。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与血管痉挛、缺氧性损伤有关,需严格控制血压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建议低盐饮食、规律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合并靶器官损害者需每3-6个月复查心肾功能及眼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