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和阳虚可通过潮热盗汗与畏寒肢冷、口干咽燥与口淡不渴、舌红少苔与舌淡胖嫩、五心烦热与腰膝酸冷等典型症状区别,二者本质是体内阴液不足与阳气虚衰的不同病理状态。
阴虚者午后或夜间出现潮热,睡中出汗;阳虚者常年怕冷,四肢不温,尤其冬季加重。
阴虚因津液亏耗常见口干舌燥、饮水不解;阳虚因气化无力多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阴虚舌质红绛、舌苔薄少或有裂纹;阳虚舌色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
阴虚者手足心热、心胸烦闷;阳虚者腰膝冷痛、遇寒加剧,常伴夜尿频多。
日常可观察症状特点初步判断,但建议经中医师辨证后针对性调理,避免自行用药加重阴阳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