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计划生育

甾体激素避孕药有哪些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甾体激素避孕药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甾体激素避孕药主要有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等类型。

1、复方炔诺酮片

复方炔诺酮片属于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炔诺酮和炔雌醇。该药物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环境达到避孕效果,适用于无禁忌证的育龄女性。使用期间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复方甲地孕酮片

复方甲地孕酮片含甲地孕酮与炔雌醇,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垂体轴抑制卵泡发育。其避孕有效率较高,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体重增加等。患有血栓性疾病、严重肝病者禁用,用药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利福平等肝酶诱导剂。

3、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为第三代短效避孕药,含去氧孕烯和炔雌醇。其孕激素活性高而雄激素活性低,可减少痤疮、多毛等副作用。适用于对传统避孕药耐受性差者,但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吸烟者及35岁以上女性需谨慎使用。

4、屈螺酮炔雌醇片

屈螺酮炔雌醇片具有抗盐皮质激素作用,可缓解水钠潴留引起的腹胀症状。其孕激素成分屈螺酮能对抗雌激素导致的体重增加,适合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女性。禁忌证包括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等,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钾水平。

5、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

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属于长效避孕药,每月服用一次即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发挥避孕作用,停药后生育能力恢复较慢。常见不良反应为类早孕反应和月经紊乱,严重心血管疾病、乳腺癌患者禁止使用。

使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前需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血压测量、乳腺检查和妇科检查。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出现严重头痛、视觉异常或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联合使用避孕套以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长期服药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漏服药物时应按说明书及时补服,避免意外妊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着床需要几天完成

受精卵着床通常需要6-10天完成,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受精卵在输卵管完成受精后,会逐渐向子宫移动并发育成囊胚。多数情况下,囊胚在受精后第6-7天开始接触子宫内膜,通过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表面,随后滋养层细胞逐渐侵入子宫内膜基质,完成植入过程。这一阶段可能持续1-2天,期间部分女性可能出现轻微腹部不适或点滴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子宫内膜的厚度、激素水平以及胚胎质量都会影响着床速度,健康女性在排卵后10天内完成着床的概率较高。

极少数情况下,着床过程可能延长至12天左右。若存在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或胚胎发育迟缓等情况,可能导致着床时间推迟。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移植后,着床时间可能因人工周期调控而略有差异。超过14天仍未检测到妊娠迹象时,建议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着床失败或其他生殖系统问题。

备孕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均衡摄入富含叶酸、维生素E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环境。着床期间无须刻意卧床,但需避免接触高温环境、化学毒素等不良刺激。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异位妊娠等特殊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