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玻璃体后脱离危害有哪些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玻璃体后脱离危害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引起飞蚊症、闪光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后脱离的危害主要有视力模糊、视野缺损、视网膜损伤、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等。

1、视力模糊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玻璃体后脱离时,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视网膜上投射阴影,导致患者看东西时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或视力模糊。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观察随访,症状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2、视野缺损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引起视野缺损。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导致视网膜局部缺血或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从而出现视野中的暗点或视野缺损。患者可能感觉视野中有固定不动的黑影遮挡。出现视野缺损需要立即就医检查,排除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

3、视网膜损伤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时,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可能造成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闪光感和大量新发飞蚊,视网膜脱离则会导致相应区域的视野缺损。一旦发生视网膜损伤,需要立即进行视网膜激光或手术治疗。

4、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引起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玻璃体对视网膜血管的牵拉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腔。患者会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前有红色或黑色漂浮物。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5、黄斑病变

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导致黄斑区病变。玻璃体与黄斑区粘连紧密时,玻璃体后脱离可能牵拉黄斑区,导致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形成。患者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黄斑裂孔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黄斑前膜则需要手术剥除。

玻璃体后脱离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晃动,减少视网膜的牵拉。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突然加重的飞蚊症、闪光感或视野缺损时,应立即就医检查。平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控制血糖和血压,有助于预防玻璃体后脱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iga肾病怎么中医治疗

IgA肾病可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疗法、饮食调理、情志调摄等方式进行中医治疗。IgA肾病可能与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气阴两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腰酸乏力、高血压等症状。

1、中药汤剂

风热犯肺型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具有疏风清热功效。湿热内蕴型常用八正散加减,含车前子、瞿麦、滑石等成分,能清热利湿。气阴两虚型推荐参芪地黄汤,含太子参、黄芪、熟地黄等药材,可益气养阴。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根据舌脉变化调整方剂,通常需连续服用1-3个月。

2、中成药

黄葵胶囊含黄蜀葵花提取物,适用于湿热型蛋白尿。百令胶囊含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可改善气阴两虚型症状。肾炎康复片含西洋参、人参等成分,对脾肾两虚型有效。中成药服用方便但需注意,部分含钾量较高者需监测血钾,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应调整剂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汤剂使用。

3、针灸疗法

主穴选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配合三阴交、太溪等配穴。湿热型加阴陵泉,阳虚型加命门,血瘀型加血海。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每周治疗3-5次。艾灸适用于阳虚型,可隔姜灸关元、气海等穴。针灸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脏微循环,但皮肤感染、严重水肿者慎用。

4、饮食调理

湿热型宜食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利湿食物,忌辛辣油腻。气阴两虚型可食用山药、枸杞、黑芝麻等滋补之品。蛋白质摄入量按0.6-0.8g/kg/d计算,优选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水肿者每日限盐3-5g,少食腌制食品。所有类型均应禁烟酒,避免杨桃、鱼腥草等肾毒性食物。

5、情志调摄

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肝气郁结加重病情。可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调节情志,每日练习20-30分钟。失眠者可按摩涌泉穴,配合酸枣仁茶安神。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建议参加病友交流活动,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情志因素在中医理论中与肾病进展密切相关,需长期重视。

中医治疗IgA肾病需坚持3-6个月才能显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感冒,冬季注意腰部保暖。若出现严重水肿或肌酐快速上升,应及时结合西医治疗。记录每日尿量和血压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中药服用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用药期间出现恶心、皮疹等反应需及时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