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心律失常可根据发生机制、起源部位及心率快慢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四大类。
1、冲动形成异常心脏起搏点功能紊乱导致,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如窦速、窦缓,以及异位心律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2、冲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系统障碍引发,常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超过100次/分钟,包含阵发性室上速、房颤、室颤等,需警惕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风险。
4、缓慢型心律失常心率低于60次/分钟,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建议心律失常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小孩反复发烧可能与免疫力未完全恢复、重复感染、潜在炎症未彻底消除、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退热护理、抗感染治疗等措施。
1、免疫力未恢复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后免疫功能暂时低下,易再次感染病毒或细菌。建议家长保持环境清洁,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暂无须用药。
2、重复感染接触新病原体或未彻底消毒的玩具衣物可能导致二次感染。家长需隔离患儿用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
3、炎症未消除中耳炎、肺炎等疾病若治疗不彻底会反复发热。可能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表现为咳嗽耳痛。需完成抗生素疗程如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
4、慢性疾病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会周期性发热。通常伴随皮疹关节肿痛,需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或生物制剂干预,家长应记录发热规律及时复诊。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给予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保持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