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肺炎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危害尤为显著。肺炎的危害主要有肺部感染扩散、呼吸功能受损、心血管系统受累、全身炎症反应、长期后遗症等。
肺炎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感染扩散至胸膜引发脓胸,或通过血液播散形成肺脓肿。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并发化脓性胸膜炎,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胸痛加剧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导致肺组织坏死形成空洞,需通过胸部CT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胸腔引流。
肺部炎症渗出会降低肺泡通气功能,重症肺炎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需通过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缺氧程度。病毒性肺炎可能引起广泛肺泡损伤,需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炎时,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改善气道炎症。
肺炎引发的缺氧和炎症因子风暴可能诱发心肌损伤,老年患者常见心力衰竭加重。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伴随肌钙蛋白水平异常。肺炎链球菌溶血素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改变。治疗需监测液体平衡,必要时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严重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入血可导致脓毒症,表现为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伴心率增快。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判断全身感染程度,白细胞计数异常提示骨髓抑制风险。大肠杆菌肺炎可能并发感染性休克,需早期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控制感染。液体复苏时需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以上,必要时加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灌注。
重症肺炎康复后可能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检查显示弥散能力下降。部分患者遗留支气管扩张症,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胸部HRCT可见支气管柱状扩张。儿童肺炎可能影响肺部发育,导致运动耐量降低。康复期可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促进痰液排出,定期进行肺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
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换气,流感季节前建议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