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胃增生性息肉怎么办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增生性息肉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辉
李辉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胃增生性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调整饮食习惯等方式治疗。胃增生性息肉通常由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胃黏膜修复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

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有出血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常见术式包括高频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操作前需完善胃镜及病理检查。

2、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伴有胃酸过多者可配合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

3、定期随访:

小于5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建议每年复查胃镜,随访期间出现腹痛加重、黑便等异常需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恶性病变诊断。

4、调整饮食:

减少腌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胃黏膜反复损伤风险。

日常注意规律进食避免过饱,出现持续上腹隐痛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消化科就诊,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胃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动力不足可以吃乳酸菌素片吗

胃动力不足可以遵医嘱服用乳酸菌素片。胃动力不足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轻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嗳气、早饱等症状。

1、饮食不当

长期高脂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延缓胃排空。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糯米类难消化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失调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可通过腹部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

3、慢性胃炎

胃黏膜炎症会影响胃肌层收缩功能。常伴反酸、隐痛,需完善胃镜检查,可选用铝碳酸镁、雷贝拉唑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4、胃轻瘫

糖尿病或术后并发症导致的胃排空障碍。需治疗原发病,严重者可选用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动力药物。

日常可适量食用山楂、陈皮、生姜等助消化食物,避免餐后立即平卧,建议餐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