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小肠坏死性结肠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坏死肠段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肠道缺血、细菌感染、肠梗阻、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急性期需完全禁食并通过鼻胃管减压,减少肠道负担。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2、静脉营养支持给予全肠外营养满足机体需求,常用营养液包含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及营养指标调整配方。
3、抗生素治疗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美罗培南等控制感染。需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4、手术切除对于肠穿孔或广泛坏死者需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可能需临时造口。术中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
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定期复查肠镜评估吻合口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肠功能康复训练。
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若发生反应需立即停用酒精并就医。
1、停止饮酒立即终止任何含酒精饮品摄入,避免加重乙醇与头孢的毒性反应。
2、催吐处理若饮酒后30分钟内出现反应,可尝试催吐减少酒精吸收,但意识不清者禁用。
3、补充液体饮用大量温水或糖水促进代谢,维持电解质平衡,注意避免呛咳。
4、紧急送医出现胸闷、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可能采用纳洛酮等药物拮抗。
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应严格禁酒,包括含酒精食物,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禁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