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持续性低血糖可能由遗传代谢异常、母体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窒息、先天性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血糖监测、静脉补糖、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代谢异常

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遗传病可导致糖代谢紊乱。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静脉输注葡萄糖维持血糖,必要时使用二氮嗪。

2、母体妊娠期糖尿病

母体高血糖致胎儿胰岛素分泌亢进,出生后易发生反应性低血糖。建议家长密切监测血糖,早期喂养或静脉补充10%葡萄糖溶液。

3、围产期窒息

缺氧缺血导致肝糖原储备耗竭,多伴随肌张力低下。需立即纠正缺氧,持续输注葡萄糖6-8mg/kg/min,动态评估神经系统损伤。

4、先天性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细胞增生症或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引起胰岛素过度分泌。表现为巨大儿伴低血糖,需使用奥曲肽或胰高血糖素,严重者需部分胰腺切除。

家长需记录喂养量与血糖变化,避免过度保暖减少消耗,母乳喂养困难时可临时添加配方奶补充能量,所有治疗均需在新生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亢怎么查才能查出挂什么科室信息

甲亢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建议挂内分泌科。血液检查主要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放射性碘摄取试验评估甲状腺的活动情况。影像学检查如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结构,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结节或肿大。内分泌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放射性碘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病例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甲亢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建议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