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得了结肠癌该怎么办?一定要开刀吗?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了结肠癌该怎么办?一定要开刀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结肠癌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是否开刀需根据肿瘤分期决定。结肠癌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高脂饮食、肠道息肉恶变、慢性炎症刺激、致癌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早期结肠癌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等。若肿瘤侵犯深度超过肌层或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需配合辅助治疗。手术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远处多发转移等。

2、化疗

化疗适用于II期高危或III期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常用方案含奥沙利铂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晚期患者可采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注射液)缓解症状。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3、放疗

放疗多用于直肠癌局部进展期患者,结肠癌放疗适应证有限。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术后放疗降低局部复发概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肠炎、皮肤灼伤等。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能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4、靶向治疗

转移性结肠癌可检测RAS基因状态后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或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生成或表皮生长因子通路抑制肿瘤进展。治疗前需评估EGFR表达水平,用药期间监测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结肠癌可选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PD-1抑制剂。免疫治疗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需警惕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并发症。用药前需进行PD-L1检测和肿瘤突变负荷评估。

结肠癌患者术后应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久坐。定期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肿物和直肠肿瘤区别是什么

直肠肿物与直肠肿瘤的主要区别在于性质不同,直肠肿物泛指直肠内任何异常增生物,可能为良性(如息肉、痔核);直肠肿瘤特指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肿块,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直肠癌)。

直肠肿物涵盖范围更广,包含炎症性增生、粪块嵌顿等非肿瘤性病变,通常通过肠镜或触诊发现,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者多为良性。直肠肿瘤具有明确病理特征,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无转移能力,常见直肠腺瘤;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能伴随便血、肠梗阻等症状,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

直肠肿瘤属于直肠肿物的子集,所有直肠肿瘤都可称为直肠肿物,但反之不成立。影像学检查中,恶性肿瘤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伴血供丰富;良性肿物多呈圆形且密度均匀。治疗方面,炎性肿物需抗感染治疗,息肉可内镜下切除,恶性肿瘤则需综合评估后选择手术、放化疗等方案。

建议发现直肠异常包块时及时进行肠镜及病理检查,日常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保持高纤维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直肠病变风险,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