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小儿流感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也可配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1、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可抑制流感病毒复制;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用于7岁以上患儿;帕拉米韦注射液需静脉给药,适用于重症病例。
2、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家长需注意间隔给药时间,避免联合使用其他含解热成分的复方制剂。
3、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确认适用年龄及证型。
4、辅助用药口服补液盐可预防脱水;愈创甘油醚糖浆适用于伴有痰液黏稠的咳嗽症状,家长需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家长应保持患儿充足休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发热期间采用物理降温配合药物干预,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新生儿锁骨骨折多数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锁骨骨折可能由产道挤压、胎儿过大、分娩方式、肩难产等因素引起。
1. 产道挤压:自然分娩过程中产道对胎儿锁骨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骨折,属于生理性损伤,通常无须特殊治疗,2-4周可自愈。
2. 胎儿过大:体重超过4000克的巨大儿经阴道分娩时更易发生锁骨骨折,建议孕期做好体重管理,分娩时选择合适生产方式。
3. 分娩方式:器械助产如产钳或胎头吸引可能增加骨折风险,需严格掌握操作指征,出现骨折后可通过三角巾固定促进愈合。
4. 肩难产:胎儿肩部卡压导致的急症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锁骨骨折,属于并发症而非事故,需及时进行新生儿骨科评估。
建议家长避免牵拉患儿患侧上肢,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若怀疑存在操作不当可申请医疗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