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瘫痪病人脚肿可能与血液循环障碍、静脉血栓、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受阻、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改善体位、穿戴弹力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用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血液循环障碍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淤积,静脉瓣功能减退引发水肿。表现为脚踝及足背对称性肿胀,皮肤温度正常。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抬高下肢20-30度促进回流,配合从足部向心性按摩。若合并皮肤发绀需警惕深静脉血栓。
2、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瘫痪患者常见并发症,与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突发单侧肿胀伴压痛、皮温升高时需紧急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或使用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禁止擅自按摩肿胀肢体。
3、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或肾功能异常导致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会引起凹陷性水肿。需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适当增加鸡蛋清、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监测电解质预防低钠血症。
4、淋巴回流受阻
盆腔肿瘤压迫或反复感染可导致淋巴管阻塞,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伴皮肤增厚。需进行淋巴造影确诊,治疗包括手动淋巴引流、气压波治疗仪使用。日常保持皮肤清洁,预防丹毒发作,避免在患肢测血压或输液。
5、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或激素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对称性水肿,通常停药后缓解。需记录水肿与服药时间关系,由医生评估是否换用缬沙坦胶囊等替代药物,期间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
瘫痪患者每日应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监测出入量平衡。家属需观察水肿是否蔓延至膝盖以上或出现呼吸困难,这些情况需立即送医。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夏季注意控制室温在26℃以下以减少体液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