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慢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方式控制症状,但完全根治需长期综合管理。
1、避免诱因识别并规避过敏原是基础措施,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药物、冷热刺激等,建议记录发作日记辅助排查。
2、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可缓解瘙痒和风团,可能与组胺受体过度激活有关,表现为皮肤水肿性红斑。
3、免疫调节治疗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常伴随血管性水肿或皮肤划痕症。
4、生物靶向治疗针对IgE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者,需评估Th2细胞因子异常等机制,可能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保持皮肤保湿,避免搔抓和紧身衣物,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建议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脸上起皮可通过加强保湿、修复屏障、避免刺激、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起皮通常与皮肤干燥、屏障受损、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 加强保湿使用含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每日重复进行2-3次。干燥环境可搭配加湿器,避免过度清洁。
2. 修复屏障选用含角鲨烷、胆固醇的修护乳,帮助重建皮脂膜。减少去角质频率,温水洗脸后及时涂抹护肤品。
3. 避免刺激停用含酒精、香精的化妆品,防晒选择物理防晒剂。冬季减少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防风。
4. 药物治疗真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过敏性皮炎需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脱屑可能需口服维生素A酸类药物。
日常多饮水,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若持续脱屑伴红肿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