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蛲虫病可通过观察肛门瘙痒、夜间哭闹、粪便虫体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依靠透明胶纸法或粪便虫卵检测。蛲虫病主要由蛲虫感染引起,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儿童群体。
1. 典型症状:夜间肛门瘙痒是蛲虫病最突出表现,患儿可能因搔抓出现局部皮肤破损;部分患儿粪便中可见白色线头状成虫,长度约2-13毫米。
2. 检查方法:透明胶纸法是诊断金标准,家长需在清晨用透明胶带粘取肛门周围皱褶处样本送检;连续3天阴性可排除诊断,粪便常规检查检出率较低。
3. 高危因素:集体生活儿童、啃咬手指习惯、家庭卫生条件差是主要风险因素,虫卵通过污染的食物、玩具或床褥经口传播。
4. 治疗原则: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可有效杀灭成虫,需全家同时治疗;患儿内衣裤应煮沸消毒,剪短指甲防止重复感染。
家长需每日更换患儿床单并用热水清洗,教育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发现病例应进行环境消杀。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7-10天能好,实际恢复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免疫力、是否规范治疗、有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轻型病例黏膜疹3-5天消退,重型伴随大面积溃疡需10天以上愈合。发热症状通常在发病后2-4天缓解。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恢复较快,存在营养不良或免疫缺陷者病程可能延长至2周。
3、治疗干预早期使用干扰素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继发细菌感染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护理质量保持口腔清洁用康复新液含漱,进食常温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溃疡面,能促进黏膜修复。
患病期间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选择牛奶、蒸蛋等营养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及时使用退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