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玮琰
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眼底出血是指在玻璃体腔、视网膜表面,或者视网膜下出现大范围的血。第一、玻璃体腔内没有血管,所以血的来源是在视网膜上。这类患者一般需详细检查周边视网膜,检查视网膜上是否有裂孔,或者视网膜是否有血管堵塞,继发以后血流入玻璃体腔内。第二、单纯视网膜病变,比方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第三、年龄,如老年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种病变处于活动期,湿性病变的时候才会出血,在干性情况下不会出血。第四、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也可以引起眼底出血,而且出血相对比较凶猛,它包括视网膜下出血,甚至有些血可以到玻璃体腔,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第五、其它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堵塞,均可以引起眼底大面积的出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病毒性结膜炎症状及治疗

病毒性结膜炎症状包括眼红、异物感、水样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伴随畏光、视力模糊。治疗可通过人工泪液缓解干涩、冷敷减轻红肿、抗病毒滴眼液抑制病毒复制、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1、人工泪液:

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缓解眼部干涩和刺激感,避免揉眼加重感染。

2、冷敷:

用清洁冷毛巾敷眼可收缩血管减轻充血,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

3、抗病毒药物:

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眼膏等可抑制疱疹病毒复制,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激素控制:

氟米龙滴眼液等低浓度激素可缓解严重炎症,使用不超过2周以防并发症。

患病期间需单独使用毛巾脸盆,避免交叉感染,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角膜混浊应及时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