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外科

腹腔感染初始治疗时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腹腔感染初始治疗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腹腔感染初始治疗一般可以通过抗感染治疗、营养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1、抗感染治疗:主要使用抗感染药物。首先,进行腹膜脓液培养和血液培养以鉴定致病菌;根据经验,莫西沙星、舒拉酮、美罗培南等常用作临床治疗腹部感染的单一药物,而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常用作联合用药,以上药物均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营养治疗:如果腹部感染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风险,建议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进行营养治疗。对于可以接受胃肠喂养的腹部感染患者,应在早期24~72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3、支持治疗:例如,当腹部感染发展为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时,如果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无法恢复,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心情舒适,不要有太多压力,并积极配合医生缓解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瘢痕软化针多久见效

瘢痕软化针的效果通常在注射后2-4周开始显现,具体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和瘢痕类型而有所不同。瘢痕软化针通过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曲安奈德、复方倍他米松等,抑制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促进胶原纤维的重新排列,从而达到软化瘢痕的效果。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注射剂量和频率,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 1、注射后观察:注射后2-4周内,瘢痕质地会逐渐变软,颜色可能变浅。观察期间避免对瘢痕部位进行摩擦或压迫,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无明显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第二次注射。 2、药物选择:常用药物包括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等。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胶原合成,减少瘢痕的硬度和厚度。注射时需根据瘢痕大小和厚度调整剂量。 3、注射频率:一般每4-6周注射一次,具体频率根据瘢痕的恢复情况而定。过度注射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次注射后需观察局部反应,如出现红肿或疼痛应及时就医。 4、局部护理:注射后保持瘢痕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可使用硅胶贴或硅胶凝胶辅助治疗,促进瘢痕软化。硅胶贴每天使用12小时以上,硅胶凝胶每日涂抹2-3次,持续使用2-3个月。 5、注意事项: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色素沉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会自行消退。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或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暴晒,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 瘢痕软化针治疗期间,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鱼类等,促进皮肤修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体质,有助于瘢痕恢复。日常生活中避免瘢痕部位受到摩擦或压迫,使用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皮肤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