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血糖高的原因及治疗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高的原因及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秀杉
陈秀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高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手术等方式治疗。血糖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当: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豆类等,避免精制糖和加工食品,合理分配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2、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结合力量训练,提升代谢水平。
3、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控制困难。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减重,目标是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9之间,同时监测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4、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可能与遗传、炎症、脂肪肝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波动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选择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1mg每日一次、吡格列酮15mg每日一次,必要时联合胰岛素治疗。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发现异常,采取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
血糖高的日常护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血糖监测、心理调节等多方面。饮食上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避免高糖饮料和甜点。运动上应坚持规律锻炼,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心理上应保持积极乐观,避免焦虑和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定期监测血糖,记录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会引起白内障吗

糖尿病可能引起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与高血糖导致的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糖基化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晶状体内的渗透压失衡,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形成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包括血糖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通过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可延缓病情进展,必要时需通过白内障手术恢复视力。 1、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维持血糖稳定。饮食上建议低糖、低脂、高纤维,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运动可选择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药物治疗包括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胰岛素注射液根据医嘱调整剂量等。 2、药物治疗:对于早期白内障,可使用抗氧化剂和营养补充剂延缓病情。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C片500mg,每日一次、维生素E胶囊400IU,每日一次和叶黄素片10mg,每日一次。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晶状体氧化损伤。 3、手术治疗:当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通过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患者视力。 4、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底检查和晶状体评估。早期发现白内障可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5、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等措施有助于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运动方面,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瑜伽、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护理上,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定期复查血糖和眼科情况。通过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白内障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