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儿童近视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恢复,但可通过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户外活动、读写姿势矫正等方式控制进展。
1、角膜塑形镜夜间佩戴可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获得清晰视力,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验配并定期复查角膜状态。
2、低浓度阿托品0.01%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眼轴增长,家长需每日睡前协助孩子滴用,需监测瞳孔散大等不良反应。
3、户外活动每日累计2小时以上户外自然光照能刺激多巴胺分泌,家长需督促孩子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4、姿势矫正保持30厘米阅读距离与正确坐姿,使用防蓝光眼镜或护眼台灯,家长需定期检查孩子视力变化。
建议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避免盲目尝试视力恢复训练仪等未经验证的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光学矫正、药物治疗、视觉康复等方式干预。多数患儿经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视力预后。
1、手术治疗晶状体混浊严重影响视力时需行白内障摘除术,婴幼儿可选择晶状体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2岁以上可考虑人工晶状体植入。
2、光学矫正术后无晶状体眼需配戴角膜接触镜或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高度远视患儿可选用特殊设计的婴幼儿眼镜。
3、药物治疗对于暂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维生素E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延缓进展。
4、视觉康复术后需进行遮盖疗法、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治疗,定期评估双眼视功能发育情况,持续随访至视觉系统发育成熟。
建议出生后6周内完成首次眼科筛查,术后注意避免眼部外伤,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A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