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具体分期标准依据眼底病变程度分为轻度非增殖期、中度非增殖期、重度非增殖期及增殖期。
1、轻度非增殖期:表现为微动脉瘤和少量视网膜出血点,黄斑区未受累,视力通常无明显下降,需通过血糖控制及定期眼底检查干预。
2、中度非增殖期:出现硬性渗出、棉絮斑及视网膜静脉串珠样改变,可能伴随轻度视力模糊,需加强血糖管理并考虑视网膜激光治疗。
3、重度非增殖期:视网膜广泛出血、微血管异常及视网膜缺血改变,视力显著下降,需紧急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延缓进展。
4、增殖期:新生血管形成伴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存在失明风险,需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
确诊后每3-6个月需复查眼底,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补充叶黄素等视网膜保护营养素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霰粒肿症状主要包括眼睑无痛性肿块、局部红肿、异物感以及继发感染时出现的脓性分泌物。
1、眼睑肿块初期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硬结,边界清晰,与皮肤无粘连,通常无压痛。
2、局部红肿肿块增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眼睑皮肤充血肿胀,可能伴随轻微灼热感。
3、异物感由于肿块机械性刺激结膜,患者常有眼内砂砾样摩擦感,尤其在眨眼时明显。
4、脓性分泌物继发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黄色脓液渗出,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并伴疼痛。
建议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若肿块持续增大或影响视力需及时眼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