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小孩晚上鼻子不通气白天正常可能由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感冒初期或室内干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调整睡姿、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过敏性鼻炎接触尘螨或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导致鼻黏膜水肿,表现为夜间鼻塞、晨起打喷嚏。家长需保持卧室清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2、腺样体肥大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腺样体增生,夜间平卧时堵塞后鼻孔。建议家长观察是否伴随张口呼吸,医生可能推荐鼻用激素或评估手术必要性。
3、感冒初期病毒性感染早期症状常夜间加重,与体位性鼻充血有关。家长可抬高床头30度,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配合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缓解。
4、室内干燥空调房低湿度使鼻分泌物变稠,冬季尤为明显。卧室湿度应维持在50%左右,睡前可用温毛巾敷鼻翼,无须特殊用药。
持续两周以上或伴随发热需耳鼻喉科就诊,日常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及二手烟,冬季使用加湿器时注意每日换水清洁。
突发耳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高压氧治疗、鼓室注射等方式恢复听力,通常由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耳蜗损伤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耳聋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表现为单侧听力骤降伴耳鸣。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片、甲泼尼龙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改善微循环药物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可导致内耳缺血,患者多伴眩晕症状。临床常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巴曲酶注射液等改善耳蜗血供。
3、高压氧治疗对于缺血缺氧性耳聋,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分压促进毛细胞修复。治疗需在专业设备中进行,通常需连续治疗多个疗程。
4、鼓室注射顽固性病例可通过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耳蜗,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甲强龙注射液,需由耳鼻喉科医生操作。
突发耳聋属于耳科急症,发病72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建议立即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噪音刺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