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胃疼就诊通常需在消化内科进行检查,主要涉及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具体项目需结合疼痛特点和病史决定。
1、胃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可诊断胃炎、溃疡等疾病,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
2、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明确是否存在该菌感染,阳性结果需结合抗生素治疗。
3、腹部超声排查胆囊结石、胰腺炎等邻近器官病变,适用于伴随黄疸或放射性疼痛的情况。
4、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程度,生化指标能评估肝肾功能,淀粉酶检测有助于胰腺炎筛查。
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避免服用止痛药干扰结果,携带既往病历资料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胃疼伴随口内唾液分泌增多可能与胃酸反流、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等方式缓解。
1、胃酸反流:胃酸刺激食管引发唾液反射性分泌,可能与进食过饱或睡前进食有关。建议抬高床头、避免高脂饮食,药物可选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雷尼替丁。
2、慢性胃炎:胃黏膜炎症导致消化功能异常,常伴腹胀嗳气。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药物可选择胶体果胶铋、硫糖铝、莫沙必利。
3、胃溃疡:胃黏膜缺损引发疼痛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需进行呼气试验检测,治疗药物包含艾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4、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紊乱导致异常神经反射,常见于情绪紧张人群。建议规律进食并减少咖啡因摄入,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胰酶片、复方消化酶。
持续症状超过两周或出现呕血黑便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避免空腹食用酸性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