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中耳炎复发怎么办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耳炎复发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中耳炎复发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鼻腔冲洗、避免用力擤鼻、鼓膜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中耳炎复发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游泳进水、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

耳道潮湿易滋生细菌,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阻隔进水,洗头后及时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防止损伤耳道皮肤屏障。若耳道出现瘙痒或渗液,需就医排查真菌性外耳道炎。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用于细菌性中耳炎复发。这类药物能抑制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分泌物,用药后保持耳道向上姿势5分钟以促进吸收。

3、鼻腔冲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倒流至咽鼓管,降低中耳压力失衡风险。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维持在37℃左右,冲洗时张口呼吸避免呛咳。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可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4、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时双侧鼻孔同时用力可能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正确方法为单侧交替轻擤,擤鼻前可先用生理盐水软化分泌物。感冒期间出现耳闷胀感应及时就医,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5、鼓膜穿刺引流

对于反复发作的化脓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耳鼻喉科医生可能建议鼓膜穿刺术。该操作可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放置通气管改善中耳通气。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定期复查评估通气管状态。

日常需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过敏性体质者应远离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儿童患者家长需观察其夜间是否频繁抓耳哭闹,腺样体肥大可能需手术切除。急性发作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若出现高热、剧烈耳痛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狂咳嗽不止嗓子痒痒怎么回事

狂咳嗽不止伴随嗓子痒痒可能由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哮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治疗、局部用药、控制胃酸、吸入治疗等方式缓解。长期症状需排查慢性呼吸道疾病或过敏原接触史。

1、过敏性鼻炎

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可能导致持续性咳嗽和咽痒。常见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后,伴随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控制过敏反应,同时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

2、咽喉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黏膜炎症会直接导致咳嗽反射亢进和局部瘙痒感。急性期可能出现咽痛、声音嘶哑,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医生可能开具西瓜霜含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地喹氯铵短杆菌素含片等药物,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3、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感染或慢性炎症可引起顽固性干咳伴喉部异物感。细菌性支气管炎可能出现黄痰,支原体感染则以阵发性呛咳为特征。临床常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多索茶碱片等药物,需配合雾化治疗。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咽喉部黏膜会导致慢性咳嗽和烧灼样痒感,平卧时症状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控制反流,睡前3小时禁食并抬高床头。

5、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慢性干咳为唯一表现的哮喘类型,夜间咳嗽明显且对冷空气敏感。肺功能检查可发现气道高反应性。需长期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控制药物,急性发作时可配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用1.5-2升温水,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咳嗽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呼吸科。慢性咳嗽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筛查,饮食上减少辛辣、过甜过咸食物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