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误吞钢珠怎么办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误吞钢珠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误吞钢珠可通过观察症状、就医检查、内镜取出、手术干预、预防教育等方式处理。误吞异物通常由好奇心强、物品存放不当、监护人疏忽、吞咽功能未完善、模仿行为等原因引起。

1、观察症状

家长需立即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呛咳、流涎、拒食或呕吐等症状。若钢珠卡在食管,可能伴随胸骨后疼痛;若进入胃肠,可能无特殊表现。此时禁止催吐或强行喂食,避免异物移位造成二次损伤。建议记录误吞时间、钢珠大小及当前症状,为后续医疗处置提供依据。

2、就医检查

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安排X线检查定位钢珠位置,直径超过2厘米的钢珠易引发肠梗阻。对于磁性钢珠或多颗钢珠,需紧急处理以防止肠穿孔。检查时家长需配合医生详细说明误吞过程,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

3、内镜取出

食管或胃内钢珠可经胃镜取出,术前需禁食4-6小时。儿童可能需在镇静状态下操作,医生会使用异物钳或网篮等器械。术后需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迹象,暂禁食2小时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该方法适用于误吞后24小时内且未穿透消化道的病例。

4、手术干预

当钢珠导致肠穿孔、梗阻或滞留超过1周时需手术。开腹手术能直接取出异物并修补损伤肠壁,腹腔镜手术适用于部分病例。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并监测肠功能恢复情况。家长需注意术后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5、预防教育

将小物件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选择适龄玩具避免含可拆卸小零件。日常教导儿童不将非食物物品放入口中,监护人需加强看护力度。建议定期检查活动区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学步期幼儿实行近距离看护。

误吞异物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如米汤、藕粉等。后续2周内观察排便情况,确认钢珠是否排出。定期进行儿童安全知识培训,家中常备急救联系电话。若儿童出现腹痛加剧、发热或血便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复查。建议所有家庭配备防误吞安全防护用品,从源头降低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急疹出疹几天出齐

幼儿急疹出疹通常在发热消退后1-2天内开始出现,皮疹一般在2-3天内出齐。皮疹多为玫瑰红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压之褪色,散在分布,多从躯干开始,逐渐蔓延至颈部和四肢,面部和手足较少见。皮疹通常不痒,无脱屑,持续1-2天后自行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发热期间可适当给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10mg/kg,每6-8小时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多饮水,注意休息。皮疹期间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即可。如出现高热惊厥、持续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