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青
王青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尿量急剧减少、体液潴留和代谢性毒素积累,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因不同,可能有疲乏、恶心呕吐、水肿、高血钾等症状。
1、尿量异常
急性肾衰最典型的表现是尿量显著减少少尿:尿量<400ml/天,甚至无尿尿量<100ml/天。尿量减少是因为肾脏失去了正常的过滤功能,导致毒素无法随尿液排出。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多尿状态,即尿量明显增多,但伴随着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呈稀释尿。建议及时测量每日尿量,并与医生沟通具体情况。
2、体液潴留和水肿
肾脏损伤会导致体内钠和水的平衡失调,患者容易出现体液潴留,表现在皮肤水肿、脸部肿胀、下肢浮肿,甚至可能发展为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和肺水肿,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此时需立即就医。
3、高血钾和相关并发症
由于肾脏无法排出钾离子,急性肾衰常伴高血钾。如果血钾水平急剧升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脏停搏等致命问题。通常高血钾没有明显早期症状,但可能包括四肢无力、麻木等。
4、消化系统不适
急性肾衰会导致尿毒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频繁呕吐,甚至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这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剧患者营养不良及病情进展。
5、全身症状
尿毒症状态可能引起疲劳、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慢性毒素积累的体征。长期未治疗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不容忽视。
若出现疑似急性肾衰症状,请务必尽快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液检测如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尿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结合病因开展治疗。根据病情可以采取纠正体液、电解质紊乱如透析治疗、抗感染治疗或处理原发病等措施,越早治疗预后越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不好和肾有关吗

腰不好可能与肾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肾脏疾病、腰椎问题、肌肉劳损、不良姿势、长期久坐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腰部不适。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炎等可能引发腰痛,同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腰椎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等也会导致腰部疼痛,并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或无力。肌肉劳损和不良姿势则多与日常生活习惯相关,长期久坐或姿势不当会加重腰部负担。 1、肾脏疾病:肾结石、肾炎等疾病可能引发腰部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片,每次400mg,每日3次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2、腰椎问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可能导致腰部疼痛,并伴有下肢麻木或无力。治疗上可通过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药物治疗如肌肉松弛剂氯唑沙宗片,每次200mg,每日3次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3、肌肉劳损:长期过度使用腰部肌肉可能导致劳损,表现为酸痛或僵硬。治疗上可通过热敷、按摩、适度休息缓解症状,避免过度劳累。 4、不良姿势: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弯腰驼背会加重腰部负担,导致疼痛。治疗上可通过调整坐姿、站姿,使用护腰工具,进行腰部肌肉锻炼改善症状。 5、长期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腰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治疗上可通过定时起身活动、进行腰部拉伸运动,改善坐姿习惯,减少腰部负担。 日常护理中,建议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度进行腰部锻炼如瑜伽、游泳,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弯腰驼背。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