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早搏

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周体检时做心电图查出得了室性早搏,我听说这是心脏跳动的一种异常情况,但是我不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它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您好,室性早搏多数人都有,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早搏本身对人体没有危害,健康人出现室性早搏一般都是偶尔发作一次,多数跟吸烟、饮酒有关,对人体没有危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数会自行消失。病理性早搏,是某些心脏疾病加重的信号,发作频繁,跟心脏损害加剧有关,对人体危害比较大,比如冠心病出现室性早搏,胸闷和心前区疼痛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高血压病人出现室性早搏,会导致心脏肥大,继续发展下去会出现心力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功能性早搏有什么危害

功能性早搏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可能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功能性早搏可能与情绪波动、疲劳、咖啡因摄入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由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发。

功能性早搏多由生理性因素导致,如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或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心脏结构正常时,早搏多为良性,症状轻微者可尝试深呼吸调节,避免熬夜及刺激性饮食。部分人群在情绪平稳后早搏次数会明显减少,日常记录发作频率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当早搏伴随持续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心肌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后心悸加重,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性早搏。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的早搏常伴手抖、消瘦,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可确诊。这两种情况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美西律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早搏负荷量,避免自行服用调节心律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植物神经功能,若早搏频次超过总心搏数的10%或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