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尿毒症并发眼底出血需通过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方式综合干预。尿毒症患者眼底出血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眼科与肾内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1、控制原发病
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是基础治疗。尿毒症患者需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调整透析方案。肾性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注射胰岛素或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
2、药物治疗
急性出血期可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眼压,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促进止血。慢性期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若存在炎症反应,需滴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减轻水肿。
3、激光治疗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新生血管,减少出血风险。治疗分3-5次完成,每次间隔1周,术后需定期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网膜情况。
4、玻璃体切割手术
玻璃体积血超过3个月未吸收或引发视网膜脱离时,需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清除积血并修复视网膜,可联合硅油填充或气体注入维持眼内压。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2-4周,避免剧烈运动。
5、营养支持
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清、低磷奶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和叶黄素酯改善视网膜代谢,同时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紫菜摄入。透析患者需控制每日饮水量在500ml以内。
尿毒症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居家监测血压和血糖变化。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可能诱发出血的行为,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增多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透析过程中注意肝素用量调整,必要时改用无肝素透析方案。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眼科随访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