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养饮食

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贫血会造成患者出现头晕目眩、身体乏力、抵抗力弱、昏厥等可能性,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女性出血量过多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建议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个人的饮食问题,需要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阿胶等。而且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如果出血量过多的话,会导致贫血的情况加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蛋白质偏高怎么降下来

蛋白质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运动、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蛋白质偏高可能与高蛋白饮食、脱水、慢性炎症、肝肾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针对性干预。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等高动物蛋白食物的摄入,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藜麦等,避免集中大量摄入蛋白粉等补剂。合并肾功能异常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2、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脱水导致的血液浓缩会暂时性升高蛋白质浓度,充足补水可稀释血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白开水、淡茶水为主。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蛋白质代谢。避免剧烈无氧运动导致的肌肉分解,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合并痛风者需注意运动强度控制。

4、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会导致蛋白质代谢异常。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病需专科治疗。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持续性蛋白增高需完善蛋白电泳、骨髓穿刺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强行降低蛋白指标。

长期蛋白质偏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腌制食品摄入。合并水肿者需记录每日尿量,观察眼睑及下肢肿胀情况。若出现泡沫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保健品干预指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