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血清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清谷丙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胆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改善。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恶心呕吐、肝区隐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同时针对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

2、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脂肪肝均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转氨酶异常。患者多伴有肥胖、血脂异常或长期饮酒史,可能出现肝区胀痛不适。治疗需控制体重、戒酒,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药物改善肝细胞代谢。

3、药物性肝损伤

部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物等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患者有明确用药史,停药后指标多可恢复。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硫普罗宁肠溶片等保肝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4、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表现为转氨酶持续升高。患者有饮酒史,可能伴随肝掌、蜘蛛痣等体征。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戒酒,可配合使用美他多辛胶囊、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药物促进酒精代谢。

5、胆道疾病

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胆道梗阻性疾病可引起胆汁淤积,导致转氨酶异常。患者多出现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右上腹绞痛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如内镜下取石或手术,配合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

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后应避免饮酒、熬夜和进食高脂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饮食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若持续异常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肝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切除手术两年后上腹胀痛是什么原因

胆囊切除手术两年后出现上腹胀痛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总管结石、术后粘连或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胃肠功能紊乱是胆囊切除术后常见问题,由于胆汁持续分泌但缺乏储存浓缩功能,可能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患者常表现为餐后腹胀、隐痛或腹泻,症状多与饮食不当相关。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配合规律进食习惯可缓解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因胆汁直接进入胃部刺激黏膜导致,典型表现为上腹灼痛、口苦,尤其在空腹时加重。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糜烂,治疗需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联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

胆总管结石可能因术前未被发现或术后新发形成,结石堵塞胆管会引起右上腹绞痛伴肩背部放射痛,可能伴随黄疸发热。腹部超声或MRCP检查可确诊,较小结石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溶解,较大结石需行ERCP取石。术后腹腔粘连可能牵拉周围器官引发隐痛,疼痛位置固定且活动后加重,腹部CT有助于判断粘连程度,轻度粘连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消化性溃疡与胆汁改变胃肠环境相关,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胃镜检查可区分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创面。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刺激,适当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管情况,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寒战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注意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可尝试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睡眠时抬高床头预防胆汁反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