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生活环境、不良饮食习惯以及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家长及早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
1、遗传因素
儿童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显著关系。如果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孩子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胰岛素功能紊乱或胰腺β细胞受损,从而引发糖尿病。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儿童,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2、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活环境在儿童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例如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损伤胰腺细胞,诱发1型糖尿病。环境毒素暴露、早期生命阶段的饮食模式改变,例如婴儿期过早断奶或引入牛奶蛋白,也被认为与糖尿病发病有关。建议保护儿童免受病毒感染,注意食物选择和均衡营养。
3、饮食与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日益上升,主要归因于高糖高脂肪饮食、过量精细碳水摄入以及缺乏运动。这样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肥胖,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水平无法有效控制。家长应合理规划孩子的饮食,例如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含糖饮料和快餐的摄入。同时每天保证孩子有不少于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跑跳、骑自行车等。
4、生理与免疫系统异常
某些儿童可能存在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不足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胰腺β细胞异常或胰岛功能逐渐受损。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对于疑似有免疫异常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完善抗体检查等相关检测。
家长如发现孩子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日常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若需、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等。对于高危儿童,家长应尽早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环境风险,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科学管理病因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