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如何治疗自发性血胸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治疗自发性血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自发性血胸出现以后,病人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要根据血胸的严重程度来进行选择。出血比较少,病人症状表现不明显的,可以动态的观察,进行保守治疗。对于持续性的出血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甚至是休克的表现,此种情况比较危急,要及时的评估病人状态,必要的要进行输血治疗,严重的还要进行开胸手术,及时的止血。本病一旦确诊以后,要进行积极适当的处理,病人出现症状要及时的到医院完善检查进行治疗。拖延就诊常常会造成病情加重,而增加治疗的困难,甚至是危及生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CT怎么区分肺炎和肺结核

CT是区分肺炎和肺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通过病灶分布、形态特征、密度变化等细节进行鉴别。肺炎和肺结核在CT影像上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病灶分布:肺炎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叶的片状实变影,以中下肺野多见;肺结核则多发生于上肺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病灶分布较局限,常伴有卫星灶。 2、形态特征:肺炎的病灶边界模糊,呈片状或斑片状,可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肺结核的病灶边界相对清晰,呈结节状或斑片状,可伴有空洞形成,空洞内壁光滑或呈分叶状。 3、密度变化:肺炎的实变区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肺结核的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或分隔强化,常伴有钙化灶。 4、伴随表现:肺炎可伴有胸腔积液,表现为胸膜增厚或液性密度影;肺结核可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密度增高。 5、动态变化:肺炎的病灶在抗感染治疗后迅速吸收,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肺结核的病灶变化较慢,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吸收缓慢,可能遗留纤维化或钙化。 在CT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区分肺炎和肺结核。肺炎患者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白细胞计数升高;肺结核患者多为慢性病程,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通过综合分析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