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肠镜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检查,过程包括术前准备、麻醉实施、肠镜插入、观察诊断和术后恢复五个步骤。
1、术前准备:患者在检查前一天需进行肠道清洁,通常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硫酸镁溶液,剂量根据体重调整。饮食上需避免高纤维食物,检查当天需空腹。术前还需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基础检查,评估麻醉风险。
2、麻醉实施:患者进入检查室后,麻醉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丙泊酚、咪达唑仑等麻醉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麻醉深度调整。麻醉后患者进入无痛状态,整个过程由麻醉医生全程监护,确保安全。
3、肠镜插入:医生将肠镜从肛门插入,缓慢推进至结肠。肠镜前端带有摄像头和光源,医生通过显示屏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插入过程中可能会注入少量气体,帮助肠道扩张,便于观察。
4、观察诊断:医生通过肠镜观察肠道黏膜,寻找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发现异常时,医生可通过肠镜进行活检或切除息肉,样本送病理检查。整个过程通常持续20-4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肠道情况和病变程度而定。
5、术后恢复:检查结束后,患者被送入恢复室,待麻醉效果消退后观察1-2小时。术后可能会有轻微腹胀或腹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诊断建议,并告知后续治疗或随访计划。
无痛肠镜检查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水分。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以免麻醉残留影响判断力。如有持续性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