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感觉耳朵里面有东西在动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觉耳朵里面有东西在动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感觉耳朵里面有东西在动可能由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中耳炎或耳部神经敏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异物、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外耳道异物

昆虫爬入或细小物体进入外耳道会导致明显异物感。可能伴随瘙痒或听力下降,夜间症状更明显。需使用耳内镜取出异物,避免自行掏挖。医生可能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专用器械夹取。若昆虫存活可先用植物油窒息后再处理。

2、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硬化会刺激耳道产生异常蠕动感。常见于油性耵聍体质或频繁使用棉签的人群。可能伴随耳闷胀感和耳鸣。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清除,严重者需医生用耵聍钩取出。避免强行掏耳导致鼓膜损伤。

3、外耳道炎

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炎症时,组织水肿会产生异常感觉。常见于游泳后耳道潮湿或过度清洁者。伴随红肿疼痛和渗液。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严重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保持耳道干燥,勿抓挠患处。

4、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积液时,液体会随头部运动产生晃动感。多见于感冒后或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伴随耳痛和听力减退。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排液,配合布洛芬混悬液止痛。需治疗原发鼻咽部炎症。

5、耳部神经敏感

精神紧张或偏头痛可能引发耳部感觉异常。表现为无实质病变的阵发性蠕动感,常与焦虑情绪相关。可通过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配合耳部按摩缓解。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刺激。

日常应注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出现持续症状需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排除鼓膜穿孔等严重病变。儿童出现相关症状家长应观察是否伴随发热,避免自行处理导致异物深入。耳道瘙痒时可用温热毛巾敷耳缓解,勿用力抓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毒症病人脑出血

尿毒症病人脑出血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就医。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病变,脑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可能由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抗凝治疗等因素诱发,常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偏瘫。

1. 高血压控制不良

长期高血压是尿毒症患者脑出血的主要诱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压难以控制。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心悸等症状。需严格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超滤脱水。

2.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尿毒症患者血液中β2微球蛋白沉积可引发脑血管壁淀粉样变性,血管脆性增加。此类脑出血多发生于脑叶,表现为突发精神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诊断需依靠头颅MRI检查,治疗需结合透析充分性评估,必要时采用高通量透析器。

3. 抗凝治疗相关出血

尿毒症患者常因动静脉瘘维护或深静脉血栓预防使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若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前驱症状时,需立即检测凝血功能并调整抗凝方案,严重出血可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拮抗。

4. 血小板功能异常

尿毒症毒素蓄积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即使血小板计数正常也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患者可表现为鼻衄、消化道出血等。治疗可输注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或结合雌激素片改善血小板功能,同时加强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

5.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长期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血管钙化,增加脑血管破裂风险。患者多伴有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需控制血磷水平,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必要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急性期需监测血钙波动,防止加重脑损伤。

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饮食应选择低盐、低磷、优质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藕粉、蛋清等,每日液体摄入量需精确计算。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头颅CT,长期管理需兼顾透析充分性与脑血管保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