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针灸科

坐久了腰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坐久了腰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坐久了腰疼可能是由于腰椎受压、肌肉劳损、血液循环不畅等多种原因引起,需重视姿势调整和日常保养,也可能与潜在疾病有关,建议严重时及时就医。以下从原因及应对措施两方面详细分析。
1、长时间坐姿引发的肌肉劳损
坐得太久时,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可能导致肌肉劳损和疲劳。下背部尤其是竖脊肌群会由于缺乏运动支撑而逐渐变得紧张,进而引发疼痛。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定时起身活动:每隔30-60分钟站起来走动几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用有腰部支撑的座椅,保持脊柱自然弯曲,能有效缓解腰部压力。
2、腰椎间盘受压
久坐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特别是当姿势不当,比如含胸弓背时,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这类情况通常伴有放射性疼痛,严重时可能向大腿和臀部延伸。如果已经有腰椎病史,久坐很可能加重病情。建议:
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坐的时候保持腰背笔直,大腿与地面平行,两脚平放地面。
使用辅助工具:可以在腰部垫一个靠垫,减少腰椎所承受的压力。
3、血液循环不畅
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时,腰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腰部僵硬和酸痛。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尝试:
进行腰部拉伸运动:比如猫牛式瑜伽动作,有助于放松腰肌。
加强日常运动:每天保持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长期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
4、潜在健康问题
腰痛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比如骨质疏松、关节炎、肾结石等。若腰痛频繁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可能提示需进一步检查。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X光、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坐久后腰疼长期未改善,还出现加重的趋势,应着手改变生活习惯,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康复治疗,以免延误潜在疾病的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睡觉时腰疼起床后缓解是怎么回事

睡觉时腰疼起床后缓解通常与睡眠姿势不当、床垫支撑性不足、腰椎疾病或肌肉劳损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睡姿、选择合适的床垫以及适当锻炼来改善。严重情况下需就医排查潜在的问题。 1、睡眠姿势不当 不良的睡眠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长时间受压或拉伸,引起夜间疼痛感。尤其是长期趴睡或腰部悬空时,腰椎受力点异常,用力不均便可能在夜间产生酸胀感。建议尝试仰卧位睡眠,在膝下垫一个枕头以缓解腰椎压力,或采取侧卧姿势并夹一个小枕头在两腿之间,保持腰部自然弧度。 2、床垫支撑力不足或过硬 床垫的软硬程度直接影响睡眠时脊柱的承托状态。如果床垫过软,身体会下陷导致脊柱弯曲;而过硬的床垫则会增加局部压力,无法均匀支撑脊椎,从而在睡眠过程中引起腰部不适。建议选择中等硬度、支撑力和贴合度良好的床垫,能更好保护脊柱的自然曲线。 3、腰椎相关疾病 一些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椎体关节紊乱等,可导致夜间姿势固定时局部压迫加重,刺激神经而引发腰痛,但起床后活动可改善症状。对于此类疾病,建议尽早就医检查,可能需要CT或MRI辅助诊断。在确诊后,可通过药物如布洛芬类消炎镇痛药缓解,必要时结合物理治疗或牵引法来改善。 4、肌肉劳损或紧张 白天长时间从事弯腰劳动、过度运动或保持久坐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疲劳与紧张感,夜间静卧会进一步加重这些肌肉损伤感,伴随酸疼。轻微劳损可以通过热敷、睡前腰部按摩、小范围拉伸缓解,如猫式伸展或婴儿式拉伸动作能放松腰背肌肉。 若调整姿势、床垫以及锻炼肌肉后仍未改善腰疼症状,可能提示需要专业医疗介入。持续的夜间腰疼可能是早期潜在腰椎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咨询骨科医生以避免病情加重,恢复健康睡眠状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