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乳腺癌

乳腺癌靶向治疗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腺癌靶向治疗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邸立君
邸立君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乳腺癌细胞特定分子特征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提高治疗效果。乳腺癌靶向治疗可能由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基因突变、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HER2抑制剂、激素治疗、PARP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方式治疗。
1、HER2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癌细胞表面HER2蛋白过度表达,导致癌细胞快速增殖。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帕妥珠单抗Perjeta,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和拉帕替尼Tykerb,口服,每日一次可有效抑制HER2信号通路,减缓肿瘤生长。
2、激素受体阳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癌细胞依赖雌激素或孕激素生长。靶向治疗药物如他莫昔芬Tamoxifen,口服,每日一次、阿那曲唑Arimidex,口服,每日一次和来曲唑Femara,口服,每日一次通过阻断激素受体或抑制激素合成,抑制癌细胞增殖。
3、基因突变: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可能对PARP抑制剂敏感。靶向治疗药物如奥拉帕利Lynparza,口服,每日两次和尼拉帕利Zejula,口服,每日一次通过抑制PARP酶,导致癌细胞DNA修复机制失效,促进癌细胞死亡。
4、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是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靶向治疗药物如贝伐珠单抗Avastin,静脉注射,每2-3周一次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限制肿瘤的血液供应。
5、免疫逃逸: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免疫逃逸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靶向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和纳武利尤单抗Opdivo,静脉注射,每2周一次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乳腺癌靶向治疗需结合患者的分子特征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在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如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身体反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癌口服的化疗药物

乳腺癌口服的化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替吉奥和长春瑞滨等。卡培他滨是一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日2500mg/m²,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14天后休息7天。替吉奥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常用剂量为每日80mg/m²,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28天后休息14天。长春瑞滨是一种微管抑制剂,常用剂量为每日60mg/m²,连续服用21天后休息7天。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或微管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口服化疗药物具有方便、副作用相对较轻的优势,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1、卡培他滨:卡培他滨是一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常见副作用包括手足综合征、腹泻和恶心。治疗期间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日晒,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2、替吉奥:替吉奥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组成,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和二氢嘧啶脱氢酶,增强抗癌效果。常见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和皮疹。治疗期间需避免饮酒,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 3、长春瑞滨:长春瑞滨是一种微管抑制剂,通过干扰微管动态平衡,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常见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和骨髓抑制。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水,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血常规检查。 4、药物相互作用:口服化疗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卡培他滨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替吉奥与苯妥英合用可能降低抗癫痫效果。用药前需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5、生活护理:接受口服化疗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新鲜蔬菜。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和情绪。 乳腺癌口服化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和新鲜水果。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确保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