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浸润性乳腺癌术后多数情况需要化疗,具体需结合肿瘤分期、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治疗方案主要有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1、肿瘤分期早期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需化疗,中晚期通常建议化疗。高危因素包括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组织学分级高。
2、分子分型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型通常需化疗,Luminal型可能结合内分泌治疗。分子分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确定。
3、淋巴结转移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强烈推荐化疗。淋巴结转移数量越多,化疗必要性越高。
4、身体状况年龄较大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需评估耐受性。化疗方案可能调整剂量或改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术后应定期复查,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治疗有效,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分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类型患者。
1、缩小肿瘤通过化疗药物使原发肿瘤体积缩小,为后续手术创造更有利条件,尤其对肿瘤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的患者效果显著。
2、降低分期可使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状态,同时帮助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术后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3、保留乳房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使原本需全乳切除的患者有机会保留乳房外观,需结合肿瘤分子分型综合评估适用性。
4、延长生存对三阴性乳腺癌等特定亚型可改善远期生存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与预后呈正相关,但需警惕化疗耐药风险。
新辅助化疗需由肿瘤科医生根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等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术后仍需规范完成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