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乙肝患者转氨酶180属于轻度异常,通常提示肝细胞存在一定损伤,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转氨酶180处于轻度升高范围,可能与乙肝病毒活动、脂肪肝等因素有关,建议完善病毒DNA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
需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高病毒载量可能导致持续肝损伤,必要时需启动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建议进行肝脏弹性检测或肝穿刺,明确是否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活动性肝炎需配合甘草酸制剂等保肝治疗。
需结合胆红素、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以及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胆道梗阻等其他病因导致的转氨酶升高。
建议乙肝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学指标,必要时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感染后通常2-4周出现急性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数年无症状。症状发展可分为急性期、临床潜伏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与个体免疫状态有关。
约50%-70%感染者在暴露后2-4周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类流感症状,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时病毒载量高但抗体检测可能阴性。
多数感染者进入长达5-10年的无症状期,仅部分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CD4+T淋巴细胞缓慢下降,此阶段具有传染性但症状隐匿。
当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出现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及神经系统病变等典型症状。
病毒亚型、初始感染量、遗传因素及抗病毒治疗时机均会影响病程进展,规范治疗可使患者长期处于无症状期。
建议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定期检测HIV抗体,确诊后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