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拔牙后牙疼怎么办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拔牙后牙疼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夏长军
夏长军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主任医师
拔牙后牙疼是正常现象,通常由伤口愈合或轻微感染引起,可通过冷敷、药物止痛和口腔护理缓解。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拔牙后牙疼的原因
拔牙后牙疼主要与手术创伤、炎症反应和感染有关。拔牙过程中,牙龈和牙槽骨受到损伤,局部组织会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疼痛。拔牙后创口暴露,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疼痛。干槽症拔牙后牙槽骨暴露并感染也会引发剧烈疼痛。
2、缓解拔牙后牙疼的方法
1冷敷:拔牙后24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脸颊外侧,每次15-20分钟,间隔30分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2药物止痛: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口腔护理: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刷牙,之后可用温盐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
3、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1饮食调整:拔牙后避免食用辛辣、过热或过硬的食物,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汤、酸奶。
2休息与保护:拔牙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头部抬高,减少出血和肿胀。
3定期复查:拔牙后1-2周内复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排除干槽症等并发症。
4、何时就医
如果拔牙后疼痛持续超过3天,伴有发热、肿胀加重或异味,可能是感染或干槽症的征兆,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清创处理,并开具抗生素或止痛药物。
拔牙后牙疼虽常见,但通过正确护理和及时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若症状异常,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疼为什么不建议治疗

牙疼不建议立即治疗的原因在于,疼痛可能是多种潜在问题的信号,贸然治疗可能掩盖病因或导致误诊。牙疼通常由龋齿、牙周炎、牙髓炎、智齿发炎或牙齿敏感等因素引起。对于龋齿,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牙髓炎,甚至引发根尖周炎;牙周炎则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牙髓炎和智齿发炎常伴随剧烈疼痛,需专业处理;牙齿敏感可能与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有关。治疗前需明确病因,避免盲目用药或操作,以免加重病情或延误治疗时机。 1、龋齿:龋齿是牙疼的常见原因,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龋洞加深,会出现冷热敏感或咀嚼疼痛。未经处理的龋齿可能感染牙髓,导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严重时需根管治疗或拔牙。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避免病情恶化。 2、牙周炎:牙周炎由牙菌斑和牙结石引起,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牙齿松动等。未经治疗的牙周炎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最终牙齿脱落。治疗包括洁牙、刮治和牙周手术,同时需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3、牙髓炎:牙髓炎多由龋齿或牙外伤引起,表现为剧烈疼痛,尤其在夜间或冷热刺激时加重。治疗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必要时拔除患牙。盲目使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4、智齿发炎:智齿发炎常因阻生或清洁困难导致,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张口受限。治疗包括局部冲洗、消炎药使用,必要时拔除智齿。盲目拔牙可能损伤邻近组织,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 5、牙齿敏感:牙齿敏感可能与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或牙本质暴露有关,表现为冷热酸甜刺激时的短暂疼痛。治疗包括使用脱敏牙膏、涂氟或修复牙体缺损。避免过度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以免加重敏感。 牙疼期间,建议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如冰激凌、热汤或坚果;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