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脑梗塞与脑血栓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脑血栓是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脑梗塞则是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发生坏死,两者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不同阶段。
1、病因差异:脑血栓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脑梗塞可由血栓脱落栓塞或脑血管持续狭窄导致血流中断引起。
2、发病速度:脑血栓症状常呈渐进性加重,数小时至数日发展;脑梗塞多为突发性,几分钟内症状达高峰。
3、病变范围:脑血栓多发生在较大动脉供血区,梗塞灶相对局限;脑梗塞可能涉及多个血管流域,常见分水岭区大面积梗死。
4、治疗侧重:脑血栓急性期需溶栓或取栓恢复血流,脑梗塞需同时处理原发病因并保护缺血半暗带脑组织。
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卒中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病变。
脑梗病人到医院通常需要完成头部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血液检查等关键项目,具体检查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调整。
1、头部CT急诊首选检查,可快速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可能显示早期缺血改变,24小时后能清晰显示梗死灶范围。
2、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敏感度达95%,可检测发病2小时内的病灶,灌注加权成像能评估缺血半暗带。
3、血管造影包括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明确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位置,为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必要时可同步进行取栓治疗。
4、血液检查常规检测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筛查房颤需做心电图,部分患者需完善免疫指标和遗传性血栓倾向检查。
建议配合医生完成NIHSS评分等神经功能评估,急性期每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恢复期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