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腋下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腋下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腋下淋巴结肿大可通过热敷观察、抗感染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免疫调节等方式处理。小孩腋下淋巴结肿大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恶性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

1、热敷观察

生理性淋巴结肿大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温热毛巾每日敷于肿大部位,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避免烫伤。观察期间避免挤压淋巴结,记录肿大程度变化。若2周内未消退或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该方式适用于无伴随发热的黄豆大小淋巴结。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或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期间监测体温变化,化脓性淋巴结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按压疼痛等症状。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反复感染导致淋巴结慢性增生。

3、穿刺引流

形成脓肿的淋巴结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操作前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认感染程度,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继续使用抗生素。该处理适用于直径超过3厘米且有波动感的淋巴结,可能伴随机体持续高热症状。家长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4、手术切除

持续增大超过3个月的淋巴结需考虑手术切除。术前需进行病理活检排除淋巴瘤等恶性疾病,术后标本应送病理检查。手术适应证包括淋巴结粘连固定或短期迅速增大,可能伴随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其他淋巴结状态。

5、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可检测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此类情况常伴随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疾病,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

家长应每日检查孩子淋巴结大小及质地变化,记录伴随的发热、皮疹等症状。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宽松衣物减少腋下摩擦,剧烈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若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1个月或直径超过2厘米,需及时至儿科或血液科就诊完善超声、血常规等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吃多了会吐奶吗

宝宝吃多了可能会吐奶,通常由喂养方式不当、进食过快、胃容量有限、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喂养方式不当:喂奶时姿势不正确或奶瓶角度不合适,可能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增加吐奶风险。建议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确保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倾斜角度适中,减少空气吸入。 2、进食过快:宝宝吃奶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奶量过多,胃部无法及时消化,引发吐奶。可以尝试控制喂奶速度,适当中断喂奶,让宝宝有时间消化。 3、胃容量有限:宝宝的胃容量较小,一次性摄入过多奶量,容易超过胃部承受能力,导致吐奶。建议分多次少量喂奶,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 4、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功能较弱,过多奶量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引起吐奶。可以通过调整喂奶频率和量,减轻消化系统压力。 5、胃食管反流:部分宝宝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问题,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导致吐奶。如果吐奶频繁且严重,建议咨询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 宝宝吐奶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食欲,避免立即再次喂奶,适当拍嗝帮助排气。日常护理中,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喂奶后保持宝宝直立姿势20-30分钟,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奶粉喂养的宝宝可选择防胀气奶瓶。运动方面,喂奶后可以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如果吐奶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