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我国《献血法》规定全血捐献需间隔6个月以上,这是基于红细胞再生周期和血液成分恢复的生理需求。健康成年人每次捐献200-400毫升全血后,血浆容量可在24-48小时内恢复,但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需要更长时间。血小板捐献因恢复较快,间隔期较短但需控制年总量。献血频率需结合个人体质、营养状况及献血后反应综合评估,献血前需通过血红蛋白检测、血压测量等健康筛查。献血后建议补充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红肉、深绿叶菜、动物肝脏,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穿刺部位保持干燥8小时。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需平卧休息并及时补充糖分。长期规律献血者应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预防缺铁性贫血。有慢性病、传染性疾病或近期服用药物者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评估献血资格。女性经期前后3天暂缓献血,妊娠期、哺乳期禁止献血。献血后如出现持续心悸、面色苍白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