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低蛋白血症临终前征兆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低蛋白血症临终前征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低蛋白血症临终前可能出现全身水肿、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皮肤瘀斑、多器官衰竭等征兆。低蛋白血症通常由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 全身水肿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引发全身性凹陷性水肿,常见于双下肢、眼睑及骶尾部。患者可能出现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皮肤紧绷发亮等症状。临床可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缓解症状,但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 意识障碍

严重低蛋白血症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表现为嗜睡、谵妄或昏迷。这与血浆氨基酸比例失衡、血氨升高及脑水肿有关。需监测血氨水平,必要时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降氨,同时静脉补充支链氨基酸注射液纠正代谢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定向力丧失、言语混乱等神经精神症状。

3. 呼吸困难

低蛋白血症导致胸腔积液和肺间质水肿时,患者出现端坐呼吸、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双侧肋膈角变钝。除补充白蛋白外,可短期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利尿,严重者需行胸腔穿刺引流。部分患者伴随咳嗽、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体征。

4. 皮肤瘀斑

血浆蛋白减少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患者皮肤易出现自发瘀斑、注射部位渗血等出血倾向。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避免创伤性操作。

5. 多器官衰竭

长期严重低蛋白血症可导致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进行性恶化,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肝性脑病、顽固性低血压等。此时需重症监护治疗,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毒素,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维持循环血量,同时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对于低蛋白血症终末期患者,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尿量及生命体征,提供高热量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0.6-0.8g/kg),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等优质蛋白来源。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拍背避免坠积性肺炎。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出现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或血氧低于90%时需立即就医。临终关怀阶段应以缓解痛苦为主,避免过度医疗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1岁半了一直贫血怎么办

宝宝1岁半贫血需及时调整饮食并就医检查,常见原因为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治疗上可通过补充铁剂、改善饮食结构、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来纠正贫血。1岁半宝宝贫血多与饮食中铁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有关,母乳或配方奶中铁含量有限,辅食添加不当或挑食习惯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同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铁的吸收。治疗上,医生可能会开具铁剂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同时建议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饮食中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草莓、番茄,可促进铁吸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贫血得到有效纠正。若贫血持续或加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地中海贫血、慢性感染等潜在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策略,必要时寻求专业营养师或儿科医生的指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